今日扬州网 扬州吃喝玩乐购,生活更惬意!
首页 Home 资讯NEWS 企业 COMPANY 汽车 CAR 教育 EDU 旅游 TRIP 房产 ESTATE 装修 ADORN
首页 > 资讯 > 城事 > 江苏扬州:端出一道新时代的“三头宴“

江苏扬州:端出一道新时代的“三头宴“

时间:2022-06-22 12:34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浏览: 分享:

俯瞰运河三湾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张卓君 摄

记者 继业 明涛 一言 王鹏 刘贺 胡俭 周晗

■立足于“古运河”的历史文化源头、“新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地理源头,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勇挑重担、示范带头。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殷期望,扛起“国之大者”,“好地方”扬州正在讲述运河新故事。

■新时代的“三头宴”,让我们以一个精巧的角度,回望一座城市的运河文化记忆;也让我们在一个更加清晰的坐标下,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北京炒肝、天津炸糕、淮安茶馓、扬州烫干丝、苏州三虾面、杭州小笼包……6月17日上午,为期一周的2022中国扬州淮扬菜美食节暨第四届中国早茶文化节在瘦西湖畔开幕,众多运河沿线城市纷纷端上“地标美食”,让八方食客大呼过瘾。

大运河,一条文化带,也是一条美食带。作为运河原点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扬州淮扬菜闻名遐迩,“三头宴”便是其中代表。

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蟹粉狮子头……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人民,推动南北交融,繁荣城市经济,从多滋多味的运河美食,便可品味出多姿多彩的运河文化。

以河相连,因河而融,与河共生。八年前的今天,由扬州牵头,沿线35座城市一起干成了一件大事——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是摆在所有运河城市面前的考题。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在江都水利枢纽嘱托“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而今,扬州端出了一道新时代运河“三头宴”:立足于“古运河”的历史文化源头、“新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地理源头,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勇挑重担、示范带头。

统筹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让古运河重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护佑一江清水向北流;与中外城市深化交流合作、文化互鉴,构建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殷期望,扛起“国之大者”,“好地方”扬州正在讲述运河新故事。

让古老运河“活”起来

历史文化源头勃发青春脉动

“三头宴”,色最重、形最憨、味最浓、食之最滑爽者,当数扒烧整猪头。擅做此菜的淮扬大厨说,要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浓香醇厚而不失其味,刀工和火候是关键。

“文”火慢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亦如此。

船行古运河,驶过东关古渡,西转而入,便是北护城河。夏日炎炎,沿河北岸的文汇阁、冶春、天宁寺、486非遗集聚区等,重建、修葺、改造多点进行。在这个运河文化遗产的集聚地,扬州正以精雕细刻的刀工、“文”火慢炖的火候,建设北护城河沿线文旅集聚区,打造“古运河重生”的首发线路。

“活态”是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加分项,也是扬州在大运河保护中一以贯之的理念。

保护好运河文化,要守其形。

从牵头申遗起,扬州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愈发透彻,行动愈发慎微,保护愈发果决——全市所有建设项目,凡涉及大运河遗产保护区域以及历史遗存保护区域的,规划部门必须书面征求文物部门意见,必须先考古、后建设。

申遗成功后,扬州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率先公布实施政府规章《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编制完成《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划》,其顶层设计均围绕一个内核,即在遵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基础上,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多层面、多角度对运河遗产资源进行保护利用。

传承好运河文化,要扬其魂。

扬州城南,运河三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标志性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建成开放一年。“明代万历年间,扬州知府郭光复率领水工沿河舍直改弯,形成曲折的‘三湾’,用增加河道长度和弯度的方式来抬高水位和减缓流速,解决了漕运难题,被世人赞为‘三湾抵一坝’……”中高考结束,一批批青少年走进这座博物馆“打卡”,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丰富的文物结合“5G+VR”技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这座以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以迥异于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参观方式,将大运河最为显著的“活态”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建成开放一年来,其接待参观者已达118万多人次。

无独有偶。去年4月,扬州运河大剧院开始试运营,一年多来共举办各类演出和公益活动200余场,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不仅满足了扬州市民高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更成为展示运河文化活力和魅力的重要窗口。

一馆一院,阅尽运河千年。开放、创新的展陈演出方式,何尝不是扬州活态传承运河文化的生动实践。

利用好运河文化,要美其味。

左手咖啡、右手手机,品传统小吃、看非遗文创,一路自拍玩不停……今夏,古运河畔的皮市街、仁丰里火出了圈,10天之内十多次登上央视各类节目。非遗融入生活,自带烟火气、文化味,让游客直呼“真香”。

正在建设中的北护城河沿线文旅集聚区,涵盖艺术博物馆、演艺中心、文创设计基地、艺术品巡展及拍卖、美食街、酒吧街等多种业态,建成后将成为扬州新的文化商业地标。

文化是诗,旅游是远方。从不缺少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扬州,把“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写进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以期运河的“诗和远方”在历史古城交相辉映,绽放耀眼光芒。

古老的大运河,在她的发端之地,正勃发“重生”的青春脉动。6月5日,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施桥船闸,船舶通过量108.7万吨。经过航道“三改二”和去年底完成的“长江口门工程”改造,运河扬州段年货运量超过3.5亿吨,达到历史最高纪录。遥想“漕运咽喉千帆过”的盛景,怎不令人感慨这黄金水道和经济长廊的归来与勃兴。

一江清水向北流

生态红线守护南水北调东线地理源头

好水养好鱼,好鱼做好菜。要把一道拆烩鲢鱼头做得“皮糯腻滑入口粘、汤汁稠浓味道鲜”,扬州人会首选高邮湖大花鲢。

炎炎烈日下,碧绿的湖面,一条大鱼翻起水花,透过清澈的湖水,鱼身上的淡黑斑纹清晰可见。“这是花鲢在打水呢!”在巡视船上,高邮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光圣指着水面说,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涵养生态、保护水质,近年来高邮湖实施封湖禁渔,同时在部分水域以“人放天养”的模式,生态养殖有“环保鱼”之称的花鲢。“我们一般冬季才开捕,去年一网下去有近10万斤。想吃到高邮湖大花鲢做的鲢鱼头,再等等喽!”

湖水南下,沿着淮河入江水道通过夹江,在三江营汇入长江。三江营,因长江、夹江、太平江汇集而得名,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起点江都水利枢纽的取水源头。

走进位于广陵区头桥镇的三江营湿地公园,只见一棵棵水杉、杨柳绿影婆娑,一只只白鹭展翅而飞。“以前这里可不像话,旧船厂、废码头,油污遍地、污水横流……”头桥镇“两山办”主任徐子忠,曾任夹江入江流经的最后一个行政村——九圣村党总支书记,他对三江营湿地公园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

“上世纪90年代,地处长江边的九圣村大搞工业经济,造船业首当其冲,村里先后引入东昇船厂、金三角船厂,但经济火起来的背后,却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徐子忠说,转机发生在21世纪初,伴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扬州市第五水厂落户,一场场关停并转污染企业的战役在“源头”三江营打响。“从2009年起,我们先后关停了两家造船厂、一家‘渔家乐’,还有长江边的三家特水养殖场,并在造船厂旧址上开始大规模复绿。”

2017年,市委、市政府践行“两山”理念,以三江营生态湿地保护片区为核心,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提升、田园风光塑形、特色园区打造等,成功创成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湿地公园。今年,三江营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提上议事日程,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把这片水源地保护好,自己喝着才放心,送水北上才安心。”徐子忠说。

护佑一江清水向北流,扬州不仅要保护好取水源头,还承担着境内沿输水线全程守护的重任。

“我们跟踪监测近1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扬州干线水质全部稳定在Ⅱ-Ⅲ类,符合或优于北送标准。”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扬州分局局长王永东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一条由南向北纵贯扬州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可以作答。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扬州以南水北调东线“清水通道”为主轴,在全省率先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推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等八大工程。

“截至去年底,扬州共完成44个行业1904处污染源的现场排查、监督监测和达标评估,整治‘散乱污’企业1031家,高宝邵伯湖养殖面积从最高峰的19.5万亩压缩至8.7万亩。”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处长孙江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2013年10月通水以来,已向北输送清水544亿立方米。

今年4月28日,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补充下,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听闻这一好消息,徐子忠乐道:“白居易《长相思》中的一句话,如今要改改了——‘江水流,清水流,流到运河最北头’。”

构建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三头宴”品之有味、香飘四海

蟹粉狮子头,因外形如雄狮之头得名。

这道佳肴,相传始于隋唐。让人不禁好奇的是,狮子并非中国“特产”,一道自古相传的淮扬菜为何会以其“冠名”?

这要从古代扬州的地理、经济地位说起。隋唐时期,依托运河与长江这一黄金交汇点,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对外交流的门户,各国使者、商旅云集,奇珍异宝、珍禽异兽汇聚。想来,彼时的扬州人自是见过狮子,才会想出“狮子头”的菜名。

运河通江达海,海洋沟通世界,造就了扬州自古以来包容开放的城市特质。近年来,扬州秉承“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使大运河再次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

5月30日至6月3日,2022世界运河大会在德国莱比锡举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顾问、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出席大会,发表“碳中和与中国运河城市的复兴”主旨演讲。

王石在演讲中介绍,从2013年起,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持续投入近百亿元,在81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生态修复,加强产业绿色低碳化改造,恢复1000多亩滨水空间,对45条河道进行环境整治,关停、整改、取缔539个废旧品市场、汽车拆解市场和临水船厂、砂石厂、化工厂等,令积存40年的旧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我们见证了一座以科技和生态为标志的新城的崛起,并共同打造了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和赛事中心。”王石说,出门即是景、推窗即见绿,借由水上运动,城市与城市、人与人、建筑与建筑、河流与河流、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连接,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国际交流的纽带。

WCCO,江苏省唯一一家国际性民间社会组织。自2009年在扬州成立以来,WCCO每年参与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邀请全球运河城市集中展示、交流、传播文化,共商共建共享运河保护与发展路径。

再过5天,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将在扬州举行。国内外运河城市代表、运河领域专家学者将会聚一堂,围绕“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碰撞智慧的火花。

原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爱德华兹·梅说,世界上有520多条运河,分布在50多个国家,沿线有3000多座城市和上万座古镇,“扬州最令人敬佩之处,是不仅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而且结成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找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答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美国东部时间6月17日上午,第193届费城花卉展中国文化节“中国日”活动举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园林城市,扬州应邀参与活动,吸引众多美国游客观赏,赢得广泛赞誉。这是继2021年4月至10月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扬州园林艺术再次参与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在一年前,在扬州世园会——一场以运河、园艺、美食、历史为纽带的世界名城聚会上,25个国外城市和国际组织展园、26座国内城市和企业展园、13个江苏城市展园联袂登台,吸引近220万人次四海宾朋共度精彩纷呈的好时光。

如何以运河为媒讲述扬州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扬州巧借优秀文艺作品,令新时代的“三头宴”香飘四海。

2018年10月,中国·扬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在扬州举行颁奖晚会。影展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影片1837部,这是积极探索推动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中国行动、江苏实践、扬州案例”。

今年6月19日,第二届中国·扬州“运河清风”微电影大赛颁奖活动开启线上首播,在1605部参赛作品中,119部获奖作品脱颖而出。

“好的作品能够时刻给人以警示,正是这些作品,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廉洁的重要性,感受到运河文化的厚重。”大赛终评委、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委员会主任江平说。

回首往昔,肩负时代使命的扬州用一个又一个创新创造,把扬州方言转换成世界语言,将精彩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新时代“三头宴”正如此——它让我们以一个精巧的角度,回望一座城市的运河文化记忆;也让我们在一个更加清晰的坐标下,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浏览排行
  • 扬榆协作考核全省第一1 扬榆协作考核全省第一
  • 全省民营企业统战工作座2 全省民营企业统战工作座
  • 坚定信心同心合力和衷共3 坚定信心同心合力和衷共
  • 市领导赴扬州交通产业集4 市领导赴扬州交通产业集
  • 张宝娟走访慰问春节加班5 张宝娟走访慰问春节加班
内容列表

    标题

旅游
廋西湖 东关街 文昌阁 凤凰岛 茱萸湾
美食
扬州餐厅 本地小吃 周边特产 推荐菜系 优惠活动
教育
扬州大学 扬州高中 扬州初中 扬州小学 扬州幼儿园 扬州自招
招聘
企业招聘 人才简历 行业动态 简历指南 面试宝典 职业规划
生活服务
证件办理 生活缴费 本地交通 生活工具 天气情况 快递资讯
购物
优惠活动 特色产品 扬州打折 高邮打折 宝应打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广告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0-2022 上海鸿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14271号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最终指导方案;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并删除。